3)第957章 【风头不对劲】_大世争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短。总是保本经营,在民国其他的铁路的利润几乎可以用暴利来形容。每年的收益超过固定资产投入的15%也是极为寻常的。

  种种迹象表明,银行团放弃了北洋政府,或者更贴切的说法是,曹锟在银行团内部很不得人心,没有投资价值。

  还有一个消息让刘思源感觉不太妙。

  从燕京传来的消息表明,教育经费似乎又一次被挪动了。其实民国时期的大学,大部分都是私立大学。

  私立大学也分为两种,一种是国内筹集资金的私立大学,其中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军阀。比如曹锟还创办了河北大学。

  还有一部分私立大学的资金来源于国外。或者外国公司和个人的教会大学。当初,老约翰?洛克菲勒也准备在民国建立一所大学,资金来源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,并长期资助的大学。但是因为大学创办需要很大的周期,社会影响力积聚缓慢,这才让老约翰改变了主意,资助了一座现代化的医院。

  还有就是在燕京,八所隶属于教育部的大学。

  作为内阁成员,虽然还是新人上任的总长。刘思源也深知燕京政府如果想要挪动教育经费的话,只能是这么几所大学。在民国,除了教育部名下的大学,很少会有大学因为无法承担教师工资。而成为舆论谴责的对象。

  只有公办大学,才有这种可能。因为公办大学的教育资金,很容易被挪动,甚至是贪污。

  刘思源正在纳闷。到底是那个没脑子家伙去动了公立大学教授们的工资。

  不过很快,让人感觉风向似乎不对起来,《申报》向来是以敢于直面社会最尖锐矛盾。而不怕政府的报纸。当《申报》将教育资金突然‘消失’,这种模棱两可的话,作为新闻买点的时候,已经有人嗅出不一样的味道了。

  不过这些不痛不痒的舆论消息,显然无法对政府高层带来一丝一毫的利益损失。

  至于挨骂,当官要是怕挨骂,还能愉快的发财吗?

  不过这次挨骂的范围有些大,从上海开始,仿佛像是传递的火炬,一路烧到了燕京城内。

  新闻工作者,虽然鱼龙混杂,人渣,文痞不少;但是也不缺乏硬骨头,当《京报》也开始报导教育资金被挪动之后,曹锟后知后觉的感觉要出事。因为太快了,快到了发电报的速度。别看上海到天津和燕京有着一千多公里的距离,用蔓延也不太合适,简直就是火药库爆炸。因为两天的功夫,市面上的报纸都多多少少会关注一下教育资金的情况。有的是被一笔带过,有的是长篇累牍。

  正当曹锟准备让人去调查一下,至少让大部分报纸‘闭嘴’的时候,发生了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大事。

  上海的英国总领事馆被围住了,当然用‘围’这个字是不太妥当和负责。

  确切的说,是被三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a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